由于国际铁矿石受三大国际垄断公司(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和澳大利亚力拓、必和必拓公司)的垄断和各需求国家的竞购,甚至国内各钢铁公司之间也相互抬价竞购,使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甚至不断攀升。
总之,工资上升主要是物价上涨的结果,但也是物价上涨的一个原因。与此同时,我国人口增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在日益增加,这一矛盾的存在导致我国粮食依赖进口的比例日益上升。
居住类上涨4.5%,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对CPI的贡献率约占90%。估计同年10月隐藏在我国贸易额下的热钱还有178.5亿美元,以及囤积香港正待涌入的热钱6500亿港元。一、当前物价明显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过多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的货币流通公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次数=流通中的货币总量。2010年全年消费物价指数(CPI)呈前低后高趋势,平均同比上升3.3%。2009年以来,虽然在政府强力干预下,我国经济复苏很快,失业情况有所缓解,但新增的就业人数基本上只够容纳新增的劳动力,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少过去积存的失业量。
原因何在?这需要从价格上升的产品组成结构予以分析。《日本经济新闻》2010年12月12日报道:目前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持续上升,与同年4月初相比,玉米等主要粮价已普遍上涨5至7成。在医疗、教育、电信、石油、铁路、数字电视等领域存在的垄断价格,以及由此实现的个人财富向国家的转移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结果是,政府有多少钱都不够花。2002年之前,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基本在50%以上,2003年下降到49.6%,2007年进一步下降到39.7%。这主要包括政府的再分配、国有资产的流失以及不正常的福利。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些进展和变化有着相当大的局限,即使在出现改善的领域,进一步改善的潜力其实也并不大。
三是每年储蓄增量1.5万亿元的增量和负两个百分点的实际收益,也意味着存款人每年损失至少600亿元的利息收入。实际上,国有垄断企业表面上高额利润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垄断价格。
一年后,200万现金还是200万,200万的住房变成了250万。2011年前两个月财政收入增长竟达36%。保护居民的财产安全,停止房产税试点。但推断应当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就国家财富向个人转移来说,还应当计算进来的是三公消费。从今年地方两会来看,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公开有明显进展。同时,由公司上市造就了824个亿万富翁。早在2005年,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就发布报告称,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是税负第二重的国家,仅次于法国,是亚洲税负最重的国家。
据当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胡和立的计算,仅仅在1988年,我国控制商品的价差总额超过1500亿元,银行贷款的利差总额超过1138.81亿元,进口所用牌价外汇的汇差总额在930.43亿元以上,这三项合计的价格双轨制差价就在3569亿元以上,约占当年国民收入的30%。政府和企业拿的越来越多,劳动者拿的就只能越来越少。
一方面,通过种种调控措施,包括行政手段控制房价上升过快的趋势,是完全必要的。预计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会达到146亿美元,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首位。
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财政收入的大部分用来进行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以及维持庞大行政机构的运转,用来进行再分配的部分很有限。而就目前来说,土地和资源的转让环节,则在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途径。据媒体报道,2006年2月,山西省政府187号令就已明确规定采矿权价款的收取标准,但临汾市直到2007年10月前,仍在执行资源整合试点期间的采矿权价款标准,少收采矿权价款52.32亿元。世界银行近年来在不断调整人民币与国际元之间的购买力平价,2005年1国际元=2.1372元人民币,2006年为2.0872元人民币,2007年为3.6471元人民币,2008年为3.8044元人民币。虽然土地收入不能完全看作是民间财富向国家的转移,但至少其中农民在土地上的损失是具有这种性质。要完善包括工资协商制度在内的劳资协商制度,建立劳资双方的谈判制度,用这种协商制度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关系。
世界银行在2007年的一份报告中认定,受高通行费的影响,中国成为了全球物流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所以对他们来说,通货膨胀越快,他们实际的收入下降得就会越快,这就是为什么不管是中国还是其他的国家,决策层特别担忧特别关心通货膨胀继续上升的压力可能带来的这些问题。
另外,2010年之所以有房价上涨,商品价格不断地上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钱多了以后没地方可以投。另一方面,过去一年大家谈得比较多的就是欧盟的主权国债危机、财政赤字这些方面的问题,这确确实实给世界经济拖了一些后腿。
当然,最大的阻力过去谈得最多的就是欧盟的这些债务危机问题,比如说目前西班牙是一个热点的国家,因为他们的国债比率超过GDP的100%,2011年和2010年的财政赤字超过GDP的10%。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大家都在关注这些刺激经济的政策,什么时候是一个终结?全球经济复苏的拐点什么时候到来?现在看的话,2011年、2012年这两年经济肯定会完全复苏,然后继续往上升。
2011年这些问题尤其是通货膨胀的压力,可能还会继续上升,真这样的话就会延缓经济复苏的进程。当然也包含了一些阻碍,或者说是阻力。其中包括美国,因为2010年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给美国的经济带来通胀的压力,但是根据很多同行的判断,实际上随着美国经济进一步复苏,到2011年年终的时候,估计银行体系还有其他的金融体系,在正常情况下发挥的那个货币放大效应,就会继续恢复,到那时可能会给美国的通胀压力提升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对这些无论是可预见的因素或者不可预见的因素,我们该做些什么样的准备?首先是中国必须在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方面,让中国在过去30年,特别是过去10年,所享受到的非常有利于中国出口增长的国际环境能够继续保留下去。
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个变数,正因为大家都很担忧通货膨胀,那么大家越是担忧的话,反而会去提前重视它,并采取措施,通过各种政策对通胀进行抑制。第一个最大的变数就是通货膨胀的压力继续上升,而且这是在全球范围之内的。
所以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开始通过货币政策和其他的政策,对于通胀压力的上升采取一些抑制的举措。那么也正如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和谈论的,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将会非常大,其他国家也是一样,所以这个是2011年可能面对的最大的变数之一。
短期内通货膨胀对中低收入阶层的人来讲,他们的工资增长速度并不能够赶上通货膨胀的速度。那么,在2011年的世界经济发展当中还会有什么样的变数?我认为第一个最大的变数就是通货膨胀的压力继续上升,而且这是在全球范围之内的。
在2010年世界经济所有的热点当中,全球经济复苏应该说是最热的一个话题。第二个出现的比较多的词就是全球通胀抬头,这个词,对于全球经济增长,从长远来说更多的会是一个负面的因素。但可能今年,也就是2011年下半年,或者是2012年上半年,还是会出现拐点的。第二就是中国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要有更多的举措,第一个举措当然是继续升息,今年我觉得还可以有三次左右的升息机会。
根据一般的道理,这种高财政赤字、高负债的局面不能够再维系,所以欧盟的债务危机在2010年给欧盟的经济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的增长都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那么为了降低通胀的压力,不仅仅要让利息、利率上调,同时,同样重要的就是要把投资的渠道进一步放开。
2011-4-7 进入 陈志武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世界经济 。尽管今天我们都知道,不只是在中国,实际上在印度和拉美国家,也包括在美国,通货膨胀的压力明显上升很多
在2010年世界经济所有的热点当中,全球经济复苏应该说是最热的一个话题。第一个最大的变数就是通货膨胀的压力继续上升,而且这是在全球范围之内的。